正念/觀照/覺性(四念住)
正念/觀照/覺性(四念住) - 一個真正從根本徹底改變生命的終極方法:
從一切痛苦迷失恐懼的根源中解脫出來;心靈的絕對自由;每分每秒的自由感、解脫感與清晰感;永遠不會再迷失於習性/我執的旋渦中。
找出我是誰、活著為了什麼、生命的意義 (真正源於自己,而非來自外在觀念的答案);將每分每秒的身體思想情感的活動轉化成按照各自的獨特性最自然最和諧最充實最有意義的流動;並保持著每分每秒的不執著。
原來答案不是"想"出來的,是"觀照"出來的。
很喜歡2500年前《葛拉瑪經》中佛陀開示的一段節錄,並引之為整篇文章的大前提:
不可只因它是口傳已久,就信以為真。
不可只因它是奉行已久,就信以為真。
不可只因它是道聽塗說,就信以為真。
不可只因它是載諸典籍,就信以為真。
不可只因它是符合我見,就信以為真。
不可只因它是符合哲理,就信以為真。
不可只因它是順乎我思,就信以為真。
不可只因它是合我理論,就信以為真。
不可只因說者看來可信,就信以為真。
不可只因它是導師所說,就信以為真。
同樣喜歡21世紀的網絡《維基百科》中的一些定義,同樣引之為整篇文章的大前提:
迷信:不希望聽者去驗證,只希望聽者接受講述觀點的傳播形式。不經驗證的接受方式,也是迷信。
啟蒙:在一些不知道新理論的人特別是兒童,不具備驗證科學知識的能力時,只能簡單使他們記住結果而應用科學知識,這種忽略證明過程的教育方法叫啟蒙。啟蒙常用的說理方法是用一些被啟蒙者已知的類似常識,來說明道理,而不是講述科學證明過程。而我們知道,由於條件不同,類似的道理,與實際可能是不同的,所以啟蒙,不能應用於科學理論的爭論。 迷信不一定是錯的,每個人都不是全才,都會或多或少的迷信權威、專家,不經驗證而相信。所以迷信不可怕。但分不清科普和迷信,就可能分不清科學和假科學。
哲學:人類對世界的思考和認識,因此分為主觀和客觀兩種;而科學是可重複的客觀規律,因此哲學包括科學。 主觀的認識世界的方法,已經被大多數人拋棄,因為他們通常只是站在個人的角度去看問題,如果別人不知道論述人的角度,則不一定可以得到一致的結論,而論述人如果考慮到論述角度的問題,改用客觀的論述,就成了科學。
科學:一切以客觀事實的觀察為基礎,通常科學家會設計實驗並控制各種變因來保證實驗的準確性,以及解釋理論的能力。科學的特點:可重複驗證、可證偽、自身沒有矛盾。人類其實無法知道一門學問裡的理論是否一定正確,但若這門學問有部份有錯誤時,人們可以嚴謹明確的證明這部分的錯誤,的確是錯的,那這門學問就算是合乎科學的學問。(更詳細的描述請參閱英文版維基百科中的Scientific Method)
主旨-人類的一種全新的意識狀態:
人類存在著一種更高的提升的意識狀態:相對於一般日常生活的意識狀態,除了有著下降(如幾乎飲醉酒/臨睡前)的方向外-矇矇矓矓昏昏沉沉的感覺, 意識狀態有著當今世上絕大多數人忽視的方向:向上提升的方向 - 會使人從一切痛苦迷失中解脫出來,並獲得心靈的絕對自由 - 每分每秒的自由感、解脫感與清晰感,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這就是整個網頁的主旨。
這篇是引言,主要是一些大師們共通的簡短節錄,是筆者的求道之旅的最終答案的主要來源,之後筆者會以個人的表達方式去分享我的求道之旅。網頁其餘部份則是以下來自不同背景的大師們的相關參考資料 - 全部節錄都是環繞上述主旨的更詳細的描述,以不同的表達方式、不同的角度。
科學界稱這種提升的意識狀態為"Mindfulness/De-centering/De-fusion"、佛陀稱之為「正念」、「覺照」、「四念住」、李小龍稱之為「自我知覺」、「觀照自身」、克里希那穆提(影響李小龍至深並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卓越的靈性導師)稱之為「無選擇的覺知」、「整體覺察」、奧修(被譽為改變印度命運的十個人之一)稱之為「觀照」、「意識」、葛吉夫(被譽為二十世紀的達摩)稱之為「記得自己」、「意識自己」、佛禪統稱為「內觀」、「覺性」、「覺知」( 除佛陀外其餘的都是來自不同背景的二十世紀公認的成道大師,用當今的語言文字描述,並且沒有任何宗教背景,更多節錄請參閱網頁其他部份) 。
上述的大師們各自以形式不同但核心卻非常類似的方法去達成這種 全新的提升的意識狀態:科學界的MBSR、佛陀的四念住、李小龍的截拳道、奧修的動態靜心、葛吉夫的神聖舞蹈、佛禪中的行禪及動中禪等等(請參閱網頁中相關介紹),運用一些身體動作的方法更能事半功倍的去達成這種意識狀態。
本網頁描述及節錄的都是淺白通俗易明的文章(全是白話),對於比較重視科學研究(正念/觀照/覺性的英文為Mindfulness)的朋友們,可以參考以下資料 - 最近20年科學界湧現上千份關於Mindfulness的科研文獻:Google學術搜尋Mindfulness、美國心理學協會、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靜觀中心、英國班哥大學靜觀研究修習中心、英國牛津大學靜觀認知療法、心智與生命學院、美國華盛頓靜觀組織、香港靜觀組織、Youtube Google Tech Talks - Mindfulness Stress Reduction And Healing (Jon Kabat-Zinn)、Youtube Google Tech Talks - Mindfulness with Jon Kabat-Zinn。(更多請參閱網頁中的科學研究部份 - 筆者現於香港大學將這種意識狀態作科學研究,需大量參閱相關科研文獻,會一併在這部份中分享。)
大師們的一些共通的簡短節錄:
(編按:請自行google這些大師的名字,每一位都是這種意識狀態的頂尖人物,最終表達的都是同一種狀態。當中某些人物可能比較具爭議性,但整個網頁不會探討某人的生平/觀點/理論/意見等等,而只會集中節錄客觀的方法部份,並且全部都符合四念住的架構。藉著來自不同背景、不同的表達方式及不同的角度去描述同一種意識狀態更能容易讓人明白。以武術作比喻,正如李小龍所言:「當一位習武者被禁閉於一種限定的武術風格時,他就不能夠自由地表現他自己」「人,活著的人,創造武術的人,要比任何已經建立的各種武術體系重要得多,也更有價值」。)
佛陀:「比丘們!只有一條道路可以使眾生清淨、克服愁歎、滅除苦憂、實踐真理、體證涅盤,這條道路就是四念住。」-「 比丘就身體觀察身體、就感受觀察感受、就心觀察心、就諸法觀察諸法,精勤、覺知、時時徹知無常,去除對身心世界的貪嗔。」「 於是他清楚覺知: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覺照的境界,超越執著,不再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請參閱網頁中的佛陀部份的四念住(白話) - 佛陀本人親自描述自己所使用的修行方法,亦是佛陀的遺訓,亦是此方法的最終源頭,亦是現今科學界研究佛禪正念/意識/觀照/覺性的最終基礎,亦是本網頁所有節錄的最終憑據。)
李小龍:「截拳道並非傷殘之法,而系一大道,朝向生命真諦追尋的坦蕩大道。我們只有在瞭解自己時方足以看透旁人。而截拳道則系朝向瞭解自己之道而邁進。自覺與自知是截拳道之根本。」「我無法教你,只能幫助你研究你自己。沒有什麼特別的」「學習技巧之當時亦同時在智慧上增長自己,且更要學習和理解禪學和截拳道的哲理為何。」「實現自己是一件極重要的事情。我的個人建議是,希望人們去實現自我,而非實現自我形象。 我希望他們去向內在觀照自身,以誠實地表達自己。」「真義非在 "我正在從事什麼"而是在"內心深處的自覺"」「知性是無選擇可言,無所欲求,無所焦慮的;在此種心態下,方有知覺洞悉力的產生。洞悉力方可解決所用的問題。瞭解需要的洞悉力並非短時間的,而是 連續的知覺,連續無止境的探討狀態。」(請參閱網頁中的李小龍部份)
葛吉夫:「第三種意識狀態是記得自己、自我意識或自我存在的意識。我們通常認為自己具有這種意識狀態,或是我們想要時就可以擁有,但是我們的科學及哲學忽略了這個事實:我們並沒有這種意識狀態,也不可能只憑著渴望或決心就能產生。」「觀察自己使人覺悟到改變自己的必要性,而在觀察自己時,一個人注意到自我觀察本身就帶來一些內部運作的改變。他開始瞭解到觀察自己是改變自己的工具之一,是一個清醒的方法, 藉由觀察自己,他好像灑了一束光線在本來於黑暗中工作的內部運作過程。在這束光線影響下,過程本身開始改變。」「當一個人領悟到不只要研究自己和觀察自己,更需要懷著改變自己的目標來工作自己,那麽他研究自己的性質必然會改變。到目前為止他已經研究了中心工作的細節,努力當一個不偏不倚的目擊者,只記錄這些現象。他已經研究過這部機器的運作,現在 他必須開始看到自己,也就是說,不是看到各個細節,也不是小螺絲釘的運作而已,而是看到一個整體 - 他整個自己,就如別人眼中的他一樣。」「必須包含一個人在某個時刻所能看到的一切,例如 情緒、心情、想法、感覺、姿勢、動作、音調、臉部表情等。」(請參閱網頁中的葛吉夫部份)
奧修:「觀照的奇跡在於當你觀照身體時,你的觀照者會變得強大;當你觀照思想時,你的觀照者會繼續強大;當你觀照感覺時,觀照者會變得更大,當你觀照你的心境時, 觀照者會強大到能夠留住它自己-觀照它自己,就如黑夜裡的一處蠟燭,不僅點亮了周圍的一切,亦點燃了它自己。」「一旦你能 觀照這三者,身體、思緒、感覺會結合成為一體。當合而為一的現象發生時,它們相互間的運作可謂完美無缺,你可以感覺得到三者合奏的樂章-它們已變成一個交響樂團-接著第四步會發生。第四步是你無法做的,它自行發生,那是來自整體的一個禮物,賜給已經完成前面三步的人的獎賞。 第四步是使一個人悟道的最終覺知,就是覺知到自己的意識-那就是第四步,你成佛、你已經覺醒了,唯有在那樣的覺醒中,你才知道狂喜的滋味。」(請參閱網頁中的奧修部份)
克里希那穆提:「我們應該努力尋找究竟有沒有可能“看”?完整地看,而不是只用視覺、知識、感情看。究竟有沒有可能毫無扭曲地、密切地“觀察”?探討這個問題或許是值得的。究竟何謂“看”? 我們能不能毫無扭曲地,純粹只是“看”的看自己,看自己的基本事實:貪婪、嫉妒、焦慮、恐懼、偽善、欺騙、野心?」「靜心需要不斷的關注,不斷的覺察自己的每一句話、每一意念、每一絲情感。這些都在揭露我們表面的或隱藏的存在狀況。」「 自由是我們對日常生活的無選擇覺知中找到的。」「我們應該隨時觀察自己。審視我們自己,我們的貪婪、羨慕、辛酸、 玩世不恭、信仰等,觀察他們。如果我們想改變它們,我們就沒辦法看到它們了。 真正的看需要精力,以及活躍的隨時隨地的觀察。」「如果你學著觀察自己,觀察自己走路的姿態、吃東西的方式、談話的內容、如何閒聊、憎恨、嫉妒等,如果你能覺察這所有的一切,而不加揀擇,那就是冥想了。因此,當你搭公車時、在陽光照射的樹陰下散步時,聽鳥兒歌唱,或注視著你的妻兒的臉龐時,你都可以進行冥想。」(請參閱網頁中的克裡希那穆提部份)
隆波田(動中禪的創始人):「有好的覺性,自然就會看清我們的念頭。覺性如貓,妄念如老鼠。從來,我們的妄念很多,如同大老鼠,我們未培養觀察自己的動作,因而覺性很弱,如同小貓。而貓的本性是從來不怕老鼠。同樣,覺性從來不怕妄念。小貓看到大老鼠就去抓,但會被大老鼠拉著跑。同樣,弱的覺性知道有妄念,但會被妄念拉著跑。因此,有些事我們心裡不想去想,但卻不由自主的一再去想。因為貓太小了。所以, 我們要一直餵這隻小貓—什麼是食物呢?就是要覺知自己肢體的動作。因此,想要有強的覺性,就要不斷地餵貓,持續地覺知自己肢體的動作。當貓大了,不用教牠去捉老鼠,貓的天性自然就會去捉老鼠。同樣,覺性一大,就可看清念頭,妄念自然就沒有了,就像大貓捉到大老鼠,老鼠就完了。」「我所說的方法,不是杜撰,在 《念住經》中佛陀已有開示。經上雖提到,這還不夠, 大家要實際練習,使「正念」提昇到「大正念」。使「覺性」提昇到「大覺性」,或全面的覺悟。而後讓大覺性去做它自己的工作—去滅除痛苦。如果只是一般的覺性,仍然有痛苦,因此,要不斷培養成大覺性,此時就沒有任何痛苦了。」(請參閱網頁中的佛禪內觀部份)
阿姜查:「恆長地觀照當下所發生的事。在修行剛起步時,那時的正念力是斷斷續續的,就像從水龍頭滴下的小水珠一樣,但是,如果我們精進不懈地用功下去,到最後,這水珠與水珠間的空隙將會消失,而成為持續不斷的流水。這條正念之流,正是我們所要達到的目標。」
王驤陸居士:「覺照一起,習氣即消,但此中遲捷,各有不同,此有過程者十:一、境來而不覺。二、境來而再覺,惟起覺極費事。三、境來時,起覺不難。四、境來即覺,略有先後。五、境覺同時並起,而有時忘失。六、同時而可以勿忘。七、覺先於境,但有時在後,或偶爾竟回到忘失時。八、常覺不動。九、覺尚未淨。十、常寂而常照,並覺亦無住矣,此是力量真充足時。」(編按:境包括所有身體思想情感的習性活動) (請參閱網頁中的佛禪內觀部份 - 證體啟用之過程)
六祖惠能:「善知識!般若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得自己本來的心。若識本心、本自解脫。得解脫即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就是無念。甚麼叫做無念?如見一切法不生染著的、就是無念。運用即周偏一切時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離六根門頭、在六塵中不染不雜,來去自由、運用無礙,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為無念行。如果一切事物都不思想,所有念頭都滅絕、這是法的繫縛,名為邊見。各位!明悟無念法的人、萬法盡通。明白無念法的人、見一切佛的境界。悟無念法的人、能至佛的境界。」「自心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時六門清淨,能破六欲各天。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過、一時消滅。內外明徹、不異西方淨土,不如此修、何得到彼岸。」「六祖說:你老師神秀怎樣教授你們呢?志誠說:老師平常教誨大眾,專心注意靜的境界、晝夜忘疲,乃至長坐不臥、都要繼續下去。六祖說:專心注意靜境,這是一種病態、與禪無關的。常坐是拘縛身軀,對道理有甚麼增益呢?且聽我偈頌說:生時坐不臥 死去臥不坐 一具臭骨頭 為何立功課」「有些人著於法相、執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動,不起妄心、即是一行三昧。這樣解說的;如同無情草木、正是障道因緣。各位!道須通流,何以卻成滯著,心不住法、道即流通,心如住法、名為自縛。」「甚麼叫做禪定?外離一切相名為禪、內心不動名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相若離、心即不亂。當知本性自淨自定、只因見境思量即亂。若見境界而心不亂的、才是真定。外離相即禪、內心不亂即定。外禪內定、名為禪定。」「我說的是不離自性。若離體說法,名說法相、自性常迷。須知一切萬法,都是從自性起用的、才是真戒定慧法。我有偈頌說:心地無非自性戒 心地無痴自性慧 心地無亂自性定 不增不減自金剛 身去身來本三昧」 (請參閱網頁中的佛禪內觀部份 - 六祖惠能 - 白話六祖壇經)
董英傑(太極名家):「 太極拳行住坐臥。皆可行功。其法以心行氣而求知覺。譬如無意之間。取一茶杯。用力持之。如何感覺。不用力持之如何感覺。行路之時。舉步之輕重。立定之時。屈腿而立。直腿而立。一足著力。雙足著力。均可體驗之。」「人未練拳之時。百脈滯塞。筋緊縮而短。故力聚於肩膂。既練之後。百脈暢通。筋長力舒。由肩而臂。由臂而腕。由腕而形於手指。漸漸棄後天而轉入先天。如得先天本能。則神妙不可思議。學者得此勁後。當知余言之非謬也。」「未學太極拳。一身笨力。全體緊張。既學太極拳。全體鬆軟。筋暢氣通。務必練去全身緊張。仍須保持原來之笨力。因鬆軟之後。笨力變為真勁矣。昔人謂笨力稱之曰肩膂之間也。不能主宰於腰形於手指也。故笨力為本錢。鬆軟是用法。小本錢可做大事業。不得其法。本錢雖大。事業無成也。」(請參閱網頁中的太極拳八卦掌部份)
科學界:"Reperceiving is akin to the western psychological concepts of decentering (Safran & Segal, 1990), deautomatization (Deikman, 1982; Safran & Segal, 1990) and detachment (Bohart, 1983). For example, Safran and Segal define decentering as the ability to “step outside of one’s immediate experience, thereby changing the very nature of that experience.” (117). Deikman describes deautomatization as “an undoing of the automatic processes that control perception and cognition.” (p. 137). And according to Bohart (1983), detachment “encompasses the interrelated processes of gaining ‘distance,’ ‘adopting a phenomenological attitude,’ and the expansion of ‘attentional space’” (see Martin, 1997, for review). All of these concepts share at their core a fundamental shift in perspective. This shift, we believe, is facilitated through mindfulness — the process of intentionally attending moment by moment with openness and nonjudgmentalness." "This process is similar to Hayes, Strosahl, and Wilson’s (1999) concept of cognitive defusion, in which the emphasis is on changing one’s relationship to thought rather than attempting to alter the content of thought itself. As Hayes, Strosahl, and Wilson note, as one strengthens the capacity for mindful observing or witnessing of mental activity, there is often a corresponding shift in the self-sense. The “self” starts to be seen through or deconstructed—i.e., it is realized to be a 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 an ever-changing system of concepts, images, sensations and beliefs. These aggregates, or constructs, that were once thought to comprise the stable self, are eventually seen to be impermanent and fleeting. Through reperceiving, not only do we learn to stand back from and observe our inner commentary about life and the experiences encountered, we also begin to stand back from (witness) our “story” about who and what we ultimately are. Through this change in perspective, identity begins to shift from the contents of awareness to awareness itself. Hayes et al. (1999) describe this as the shift from “self as content” (that which can be witnessed or observed as an object in consciousness) to “self as context” (that which is observing or witnessing—i.e., consciousness itself ). It is this figure/ground shift that may, in par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transformations facilitated through mindfulness practice." (Shapiro et al., 2006) (請參閱網頁中的科學研究部份)
請參閱下一部份- 筆者及方法背景 。